20140201_blp504_0
Economist Jan 28th 2014

1月26日的澳網決賽中,瑞士網球名將瓦林卡,擊敗了世界排名第一的納達爾。這不僅是一場爆冷的比賽,他也終結了過去十年間,男子網壇不尋常的壟斷局面。網球選手一整年都在競逐各式冠軍頭銜,但在墨爾本、巴黎、倫敦以及紐約舉行的四大滿貫賽,有著最令人垂涎的獎金、積分以及名聲。而近年來,一小群選手前所未有地包辦了這些賽事的冠軍。

這一小群選手中,最長期佔據的兩位是納達爾跟費德勒,這兩位從2005年6月到2007年9月間,也就是納達爾在法網首次獲得大滿貫賽冠軍,以及費德勒連續第四度在美網掄元的期間,包辦了所有十一次大滿貫賽事的冠軍。而喬科維奇則在2008年的澳網奪冠後加入這兩人的行列,在那之後他又獲得五座大滿貫賽金杯。較近期加入的則是英國選手莫瑞,他將原本的三巨頭變成四重奏。莫瑞在2012年美網以及2013年的溫布頓獲得勝利。在2005年6月至2013年9月的35項大滿貫賽事中,這四人奏了34次凱歌。唯一的例外是2009年波特羅在美網的勝利。

將這樣的成就放在歷史脈絡下來看並不直接了當。在網球界中,比較過去跟現代有時候並不那麼有意義。主要是因為在1968年前,網壇分成職業以及業餘,而只有後者能參加大滿貫賽。而轉職業 — 也通常是頂尖選手在業餘巡迴賽拼戰後會做的舉動 — 意味著再也不能參加大滿貫賽。結果就是,此項運動的強度較低,以及選手的宰制時期非常短。佩里(Fred Perry)在1936年轉職業前就已經拿到八個大滿貫賽冠軍,如果他繼續留在業餘,會有怎樣的成就?若不是最初的網球生涯時間是在1963至1968年間,拉沃(Rod Laver) — 許多人認為他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球員 — 絕對會在職業場上拿到多於他已到手的11座大滿貫賽冠軍。另一個值得考慮的因素是,在1980年中期前,許多頂尖選手認為澳洲公開賽的重要性較低,所以沒參加。這也讓整體上的宰制不太容易出現。

但毫無爭議的是,現今的頂尖球員,讓網球運動達到了開放年代後前所未見的強度水準。在女子網壇有較可以比較的對象 — 特別是80年代初期艾芙特(Chris Evert)以及娜拉提諾娃(Martina Navratilova)兩人連續奪得15次大滿貫冠軍 — 但男子網球這邊完全沒有類似的情形。 要怎麼解釋呢?部分原因,我們可以說是機率:四位不世出的天才球員,於同個時間點在球場上競爭。但也有些結構性的因素運作。在過去十年間,球場表面變得越來越一致。那些速度最快的球場變慢了 — 比如說溫布頓的草地 ,因為擔心對抽次數過短。這讓依存球場表面特色的球員,比如說草地球員、紅土球員越來越無法存在 — 這也讓比賽變得越來越一致化。結果來說,這也讓頂尖球員較容易擁有贏得四大賽冠軍的技巧。

職業運動中,在超級巨星/王朝的出現,以及新臉孔的刺激中間,有著必然的懸念。如果同樣的球員或是球隊一直贏,球迷會喪失興趣。但如果沒有持續的勝利情節,球迷可能連注意都不會注意。在三巨頭宰制的年代後,莫瑞的崛起給網球運動注入活水,也將孕育現代草地網球的英國,帶回到這個精英小圈。在頂尖領域,還有很多空間留給新的競爭者。瓦林卡的勝利是否意味著Big Four正在失去他們對男子網壇的宰制地位?

以現在來看,這還是問號。類似網球的個人運動,成功的時間都有賞味期,但Big Four裡面的三個人離退休都還早。即使是32歲已過顛峰期的費德勒,現在看起來仍活力煥發,澳網的表現也說明他仍在競爭行列。但因為費德勒去年表現不佳,現在排名跌出前四,因此四巨頭中有三人排在澳網籤表同半邊,也讓其他選手更有機可乘。雖然瓦林卡打得好極了,但的確他多少也受益於好運。半準決賽對戰喬克維奇時,這位塞爾維亞對手在五盤大戰的尾端發生了幾次不尋常的失誤,而納達爾在決賽的表現也受到背傷的箝制。

瓦林卡左前臂刺了貝克特的詩句:「嘗試過、跌倒了,沒關係。再試一次、再跌一次。跌得更優雅。」雖然這些文字,在他近來勝利的鎂光燈下看起來似乎不再適用,但還不到擦洗掉這些刺青的時機。

原文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lkj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