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10469772_750139158435513_2518431653355273339_n  

圖片來源:徐國峰教練臉書粉絲頁

這張圖,基本上可以適用於各行各業的各種狀況,還不是只有跑步而已,半導體元件的MOS I-V Curve 也差不多長這樣。

 

裡面的內容我就不再贅述,徐教練已經把這張圖表的意義說明的很清楚,其中最重點也最精闢的一句就是:「拐點之後進步的關鍵就不再是「訓練量」而是「訓練的品質」。」

 

這張圖,自行車運動也完全適用。

 

一般人在剛開始接觸自行車運動的頭一兩年,隨著你投入的時間增加,的確是會如同在「拐點」之前的成長期,實力快速的上升。

 

但是隨著進入高原期之後,除了繼續增加騎乘時間外,大部分的人幾乎沒有其他的手段,FTP就是不成長,就在某個範圍來來回回徘徊,為了避免FTP大幅下降,只好拼了命的維持騎乘量,就這樣陷入了「騎乘的無間地獄」。

 

徐教練的文也清楚的定義「訓練品質」:「所謂訓練品質,就是訓練量的調配問題,也就是「該如何把相同的訓練量『調配』成效果較佳的訓練處方」,這即是科學化訓練在討論的問題。

 

自行車與跑步,也存在這相同的競爭三元素:「肌力、耐力、速度技巧」,任何偏向某一端點的訓練策略,將會導致訓練成果停滯不前,甚而產生受傷的風險。

 

以我的觀察,,進入高原期之後,一般自行車常見的停滯不前的訓練策略有幾個:

 

第一種就是一直騎有氧,只練LSD或是EM/TEMPO區間,大量的堆疊有氧騎乘的時間,拼命的累積TSS,不騎到累死不罷休。

 

我們常說「有氧打底」,但是有氧能力只能靠有氧騎乘嗎?HIIT或是TABATA的訓練目的,對於恢復能力一樣有幫助。換言之,這是一種觀念上的陷阱。

 

如果單靠騎乘時間就可以產生出世界冠軍,那是不是我們只要找一個人,一週練100小時,就贏了?

 

不少運動實驗指出,只練有氧根本就無助於騎乘實力的提升,一直堆疊有氧騎乘,只是徒然的累積TSS,上升的CTL與你的FTP完全脫勾。

 

第二種與第一種剛好相反,就是大量的練LTHIIT,對於有氧訓練卻嗤之以鼻,有氧騎乘,對於血液中紅血球的容量有增加的效果,不該是認為無效的訓練,這也是犯了跟第一點一樣的毛病:過度單一的訓練方式。

 

第三種是排斥肌力訓練,幾乎只有在騎車,自行車是肌肉的運動,當你的實力需要更上一層樓的時候,肌力卻沒有長足的進展,當然是緣木求魚。

 

自行車運動本身是封閉的施力運動,不太會去對抗地心引力,也因此肌肉量很難單靠自行車騎乘鍛鍊出來,要有效率的增加肌力,還是要靠正確的重量訓練。

 

重量訓練不一定要去健身房,有興趣的人可以參看「囚徒健身」一書。

 635594131504080000  

第四種是每週訓練量遠大於15小時,卻不是專職選手。

 

當我們有一個正職,最起碼的上班時間是44小時,如果加上加班、通勤、應酬、吃飯、睡覺、照顧老婆小孩……,能夠拿來訓練的時間,東拼西湊差不多也就是1015小時,如果還要增加,那勢必要犧牲其他的時間。

 

犧牲工作的時間,大概會搞到連車都沒辦法騎………,因為被FIRE了,沒錢也不用騎車了。

 

如果不搞到妻離子散,那能夠用的時間,就剩下吃飯與睡覺了,但是偏偏吃飯睡覺是重要的恢復手段,永遠在疲憊中訓練,怎麼可能會進步?

 

最後一種就是不刻意練課表的,只有團騎跟比賽的

 

課表不一定要是功率課表,可能你固定騎某個路段,一直PUSH自己要越來越快,這也是一種「課表」。

 

但是,如果你只有在團騎或比賽,會陷入單一訓練的窠臼,對於騎乘進度的掌握,該要PUSH自己的出力到多少,欠缺客觀的衡量標準與有效的監控。

 

而長距離團騎,雖然時數很長,但是我們看出力分佈就知道,從EMAC通通都有,嚴格的說,大多數比較像是練無氧,反而有氧騎乘的部分,是比較少的。

 

參考資料:

圖片來源:徐國峰教練臉書粉絲頁

 

Intervals, Thresholds, and Long Slow Distance:  the Role of Intensity and Duration in Endurance Training

 

MANAGING THE DISTRIBUTION OF TRAINING INTENSITY: THE POLARIZED MODEL

 

Joe Friel: Polarized Training Update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