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今年起,博斯高球台的歐巡轉播由我擔任主講人,日子過得很快,2010年已經過一半了,回想自己從兼差講球到現在以講球為主業,時間已經過了13年。猶記得自己的第一場球評就是大賽,那是1998年在墨爾本舉行的總統盃,我跟張淑娟搭配,那場處女秀我自己當然不滿意,但總是一個開始,要感謝張淑娟的邀請與東森電視給的機會。

 

接下來的日子,我就以一位高爾夫編輯的身分兼當球評,先後到過年代講球,也曾經到對岸講評過,極盛時期是在緯來講美巡賽;雖然緯來播的場數不多,我跟搭擋阿達卻是做得很高興。現在緯來沒有高爾夫,我也沒機會再去,阿達也離開了;其實,在緯來期間,我也在博斯講評歐巡賽,但是幾個人分著講的,現在,則由我主講歐巡賽。另外,還有一個我沒去過的電視台正在洽談中,希望能夠順利成行。

 

從一位菜鳥球評不敢批評球員、被質疑球打得夠好嗎、被多事的外人中傷、被說發音奇怪等等,這些都沒有阻擋我走球評的路;所幸幾年下來,令我感到最高興的是,到球場打球時,常會有不認識的球友會直接跟我打招呼,叫我NICK,或是直接切入主題跟我聊某一場轉播的內容,有的人還會先錄下來再看,或是問我許多內幕。讓本來以為沒什麼人看的節目,緯來之前都是半夜播,博斯在中華電信MOD,卻在北中南都有人回響,不枉多年下來的努力。

 

回首過去所遇到阻礙,其實跟台灣的生態有很大的關係,台灣的電視圈或是高球圈都有既定的模式或成見,如果現在有人問我說,我想當高爾夫球評,我該怎麼做呢?」身為現在主要球評之一的我,還真不知道怎麼去告訴有興趣的後進,因為似乎也沒有一條明確的路;或許,分析一下台灣生態,再把我的歷程講出來,可能有點參考作用吧。

 

首先,主播跟球評是不一樣的,主播大都是電視台的員工,他們負責所有的運動賽事轉播,口條跟發音都比較好,什麼項目都可以講,但比較是偏賽事與球員的介紹,像個運動通!所以如果是想當主播,請先對運動要有狂熱,等待電視台的招考。如果是球評,這是約聘人員,他們會從資深記者、專欄作家或退休球員去找。以台灣最熱門的棒球來看,轉播美國大聯盟的講得都不錯,但是他們都不是球員轉下來的,這跟棒球是觀賞型運動有關,也就是說,看棒球轉播的絕大部分不打棒球,頂多是小時候打過,所以觀眾要聽的是更多的場外資訊,或是美國那邊的消息,以輔助比賽的觀賞。至於國內的職棒轉播,我們就會聽到一些教練來當球評,口條跟資訊上當然沒有轉大聯盟的那些球評好,比較鄉土,但是可以講出教練的策略想法或是球員的打法,這些是陪看型球評講不出來的。

 

籃球的轉播也是類似,轉NBA的有許多是資深記者或專欄作家,一樣也是提供豐富的賽事資訊與球員背景資料;另有一些是球員或教練退下來的的,講的內容有深度,但還是不很流暢,有一部分的問題是在於搭配的主播,沒有辦法引出教練或是球員的專業經歷。

 

至於撞球,我認為有幾位真的在口條與專業上都是上上乘,可以清楚表達出球員的打法與策略,讓觀眾掌握下一步的發展。這樣的專業球評都跟他們個人的修為有關,社會歷練夠,本身也是撞球高手,才能讓撞球的收視群肯定,因為撞球也是一種從事型的運動,看轉播的大都有打球或是學生時代瘋過。

 

高爾夫則是一種絕對的從事型運動,不打球的不會翻高爾夫雜誌,不會看高爾夫轉播,所以比起發行量或是收視率,高爾夫一定是敬陪末座,這個問題下次再說。因此,看高爾夫的都是有打球的,不管打得如何,都有一定的概念,這是一般的記者或是專欄作家是無法勝任的。因為繞不進核心問題,說的都是觀眾已經看到的結果,這樣的角色與工作,主播就能做了;因此,現在會聽到只有一個類似主播的人在轉播球賽,而沒有搭配球評,就是只做表象的轉播。

 

所以,高爾夫球評最好是教練或球員來做?以從事型運動來看,應該是這樣,但不一定效果好,大部分球員的表達能力不好,或是對於國外資訊不夠清楚,把一場轉播變成純粹的教學課程,應該也不是觀眾最想要的。所以,高爾夫球評最好是有一定的球技程度,知道球員的打法與策略,跟業界非常接近,掌握國外的資訊,這樣才能觀眾愉快地看球,又適時地知道一些幕後消息,或是學到一些球場攻略、規則或想法,寓教於樂!

 

有了初步的了解,下次我再來分享自己的跌跌撞撞球評路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i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