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(本文內容由小樹自轉車的小樹哥與鄉民吉發表,由我整理)

 

越靠近賽季的時候,我們會把課表加入間歇訓練,以因應比賽中的高強度,不管是要人命的「金字塔間歇」或是吐死人不償命「連發間歇」,相信操練過的人都知道是硬到不行的課表。

 

間歇訓練,主要練的就是心肺能力,也就是肺部的氧氣轉換率,高強度的呼吸可以提高氧氣轉換率,所以可以提升選手在無氧區的「耐受度」,以及有氧能力時氧氣的轉換。

 

就是因為好處這麼多,所以不管是騎車與跑步,都有類似的間歇課表,以期在短時間能夠收到一定的效果。

   

但是,為何是「接近賽季時」才練?一整年練「間歇」不好嗎?冬訓為何不練間歇?

 

這就要從一些身體運作的方式開始說起,簡單的說,氧氣從肺部吸入後,從肺部血管轉換成血氧,然後透過心臟傳輸,血液再給予肌肉氧氣

 

「血液給予肌肉氧氣」,主要是血液含氧量、微血管的分佈區域、粒線子以及肌肉及血液氧氣交換能力所構成,而這些能力,只能用長時間有氧來增加。

 

這種增加衰退幅度是很小的,所以一但基礎體能養成後,只要一段時間來一次就可以維持了,這也是為什麼很多PRO每年都只會利用冬訓期間進行這類訓練

 

間歇練的心肺能力與肺部氧氣轉換率,這個能力上升的也快,下降的也最快,所以越接近賽季時練,CP值比較高

 

事實上,間歇這種訓練課表,是在有氧基礎已經相當扎實,並且在有氧上付出的時間跟收益已經CP值低下時,只好轉而訓練肺部氧氣交換率。

 

況且,在氣溫寒冷的天氣練間歇,大量的吸入冷冽的空氣時,氣管遇冷就想要收縮,這時傷害到氣管的機會大增,本來要練「心肺能力」,卻傷害到肺部功能,豈不本末倒置?

 

當你的有氧能力尚未紮實前,卻狂練間歇,就好像一昧的增加CPU的速度,卻不把RAM加大與RAM的速度加快一樣,還是會受到限制。

 

所以,有氧能力的培養,不能只靠間歇訓練,更精準的說,有氧能力就是要靠有氧騎乘去培養。想靠短時間去走捷徑,成長的幅度會很有限。

Training_with_the_Rabobank_team_03_0702

 

4533-01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